短短两日间,纪修便已将翎山行宫内外料理妥当——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无论是替换防守也好,处置禁军也罢,他只管做他的,大臣们看在眼里从始至终无人置喙插手。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与其说是不敢插手,倒不如说是局面使然,众人皆已看得清楚,无人会去做无意义之事。
饶是如此,众大臣这两日也几乎未曾合眼。
皇帝死了——
可皇帝的死并非是结束,而恰恰是意味着新的开端。
接下来,有太多太多的事情需要他们去权衡、商议、决定。
而这两日以来他们终日聚集于一处议事,却迟迟未曾等到燕王的召见……一次都没有。
确切来说,自那日之后,他们便未再有见过燕王。
按说此时不正是该雷厉风行收拢大权,于诸事发号施令之际?
是忙于其它事,暂时未能抽得开身?
可事实却是第一日祭了皇陵,第二日去了陵庙上香,除此之外,根本不曾离开过行宫,日常竟称得上闲适二字。
而越是如此,诸多大臣反倒越觉心中不安。
怎么迟迟没句话呢?
待到第三日,这不安更是被猛然拔到了最高点——
镇国公来了!
带着五万兵马!
闻得此讯,有些大臣不由慌了。
局面都定下了,怎还带兵围过来了?
不至于吧?
虽说事出突然,的确需要时间来细思一二,但他们并非不明事理之人,也不是非得吃硬不吃软的是不是?
所以……倒是先给口软的试试?
直接就来这么硬的,叫他们如何松口交接之事?谁还不是个面子人了?
何必呢?
燕王这事办得实在有失水平了,也不知谁给出的主意!
众臣既是慌张又是无奈。
然而预料中的风波并未到来,镇国公仅带着几名心腹入了行宫,甚至根本就没来见他们。
等了好半日,一打听,说是来接孙女的!
“……”
众大臣大眼瞪小眼。
镇国公的孙女在行宫之中,此事他们昨日已经知晓了,据说早在去年冬月,这位许姑娘便已孤身潜入了京中,燕王秘密来此,说动纪修里应外合……其中种种,大半皆是这小姑娘的部署与谋划。
至于镇国公大军就在五十里外,早在出事那日,他们也已经知道了——
用脑子想想也知道,燕王纵然再如何冒险,却也不可能真正单枪匹马闯进翎山行宫,必是备有后手在的。而佯装溃败分裂的燕军,远在数千里外,一路又有层层阻碍,短时日内不可能赶得过来——
如此之下,最有可能的,便是驻扎在临元的许家军了。
至于为何许家军一路接近翎山,他们竟未曾得到半点消息——这还用问吗?
各地驿馆皆归兵部管辖!
况且事出突然,除负责传讯的驿馆之外,其余各处消息本就有滞后性,这不,昨日就有沿县的官差八百里加急前来送信,说是许家军有异动,恐要趁机作乱,还须早做防备……
早做防备……
这可真的太早了……
早到皇上的尸体都凉透了。
“解阁老,依您看燕王当下究竟是何用意?”有官员叹气道:“纵然抛开其它不谈,后事总还是要办的,岂能一直在此处耽搁?”
一直眉心不展的解首辅闻言自椅中起身。
“本官去见一见燕王——”
众官员闻言面面相觑,心绪各异。
而正当此时,忽有一名内监快步走了进来。
内监行礼罢,道:“……方才燕王殿下使人前来传话,让小人转告诸位大人,他与许将军先行一步,余下诸事只需由诸位大人商议定夺即可。”
“……?”
人走了?
大臣们忽然觉得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还没到手呢,就开始当起甩手掌柜来了?
且……余下诸事交由他们来商议定夺,又是何意?
这所谓“诸事”之中,所指又是哪些?还是说……全部?
竟是什么都不打算管的意思?
万万没想到会等到这么一个结果的大臣们,皆是心情复杂。
对方这般表态,可以说是给足了他们尊重和体面——
可在这之后呢?
而在此之前,他们甚至想过燕王或会阻挠大行皇帝身后之事的可能……若是那样,少不得还要再起争执风波。
可当下对方显然无意插手此事,至少表面如此。
一阵议论罢,众人看向了解首辅,等他来拿主意。
“扶灵回京——”解首辅正色道。
……
此时,燕王与镇国公已然离开了翎山行宫。
一行数百人先行,大军随其后。
雨后初霁,青山更添新绿。
许明意骑马跟在自家祖父和燕王之后,鼻间似能嗅到青草破土而出的清新气息。
吴恙与她并肩同行,见她面色愉悦,他的眉眼便也不自觉变得轻松起来。
离了翎山,镇国公高坐于马背之上,望向视线开阔的官道,笑声爽朗,高声道:“回家去了!”
听得这道声音,许明意露出笑意,下意识地转头看向吴恙,只见他也正看着自己。
二人相视而笑。
回京的路上,他们走得并不算急。
夜间也从不赶路,该歇息便歇息,该投宿便投宿,该下馆子便去下馆子。
到底是紧邻着京师的地段,相较于别处,大致还算安稳。
当然,他们身后便是五万大军,所经之处断也无人敢生事。
待到了城门前,那守城的官员更是亲自开了城门来迎——燕王看在眼中,心中有所计较在。
许明意也抬眼看向那大开的城门,与分于两侧无声行礼的官吏士兵。
他们一路走得很慢,翎山皇陵之变,定已传入京中。
但先前庆明帝动身离京之际,京中各处是有周密部署在的,而京畿之内的防守,大多不是纪修的人。
这些人此时如此痛快地打开了城门相迎,不可能是所谓识时务的擅作主张——
想来,在他们回京的途中,已有太子和内阁官员的授意先一步被送入了京中。
初春的晨光之下,一行乌甲骑兵在前开路,绣有大大“燕”字的军旗于晨风中招展飘动着穿过城门。
数百人马缓缓踏过长安街。
街上行人冷清,店铺多是紧闭不开,却仍有不少百姓藏于半明半暗的街角巷口之处,悄悄投来忐忑不安的视线。
燕王进京了……
许将军也回来了!
看来皇帝驾崩的传言必然是真的了!
他们此时尚且不知,接下来需要面对的是怎样的一番变化。皇帝没了,太子还在,相争之下可还会有风波起?是否还会有战事?
而这些注定要用时间和之后所见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