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太后是旧党第二个护法,她再度撤销新法新制度,恢复原状。
不过她当权只七个月,就卧病不起。
赵佶当宋帝国的皇帝,是宋帝国的不幸,也是辽帝国的不幸,更是赵佶自己跟他的家族的不幸。
章惇停批评赵佶轻佻,付出批评的代价,是被辗转贬死在距首都开封八百公里外的睦州(浙江建德)但对章惇的报复,并不能证明赵佶不轻佻。
事实上,反而更证明赵佶轻佻。
一一o二年,赵佶把旧党最后一任宰相韩忠彦免职,任命新党蔡京当军相。
但蔡京虽以新党身份作政治号召,其实他并不是新党,而只是一个一再变节的、投机取巧的官场混混。
他对新党的一连两任宰相曾布、张商英,同样排斥。
虽然也下令恢复王安石的新法新制度,但只是一种宣传手段,并不认真执行,他所认真的只是如何打击他的政敌——他效法旧党的手段,针锋相对的,也宣布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是“奸党”刻在石碑上。
公告全国。
但蔡京的政敌包括新!日两党,新党旧党人士,同时在政府甲绝迹,只剩下一群新贵官僚,新法新制度不久也都取消,一切又恢复原状,而且比原状更糟。
蔡京从一一○二到一一二五年,二十四年之间,四度出任宰相。
赵佶还时常驾临他家中欢宴,这在专制时代是一种特殊荣耀。
赵佶所以这么重用他,是因为他的谄媚有独到之处,赵佶只有在他面前才感觉到心情舒适。
所以有时候赵佶虽然有点厌恶他(他的宰相职位,四次被免职)但终于仍离不开他。
蔡京在这种情形下,把赵佶引导向一种看起来并不浪费的浪费漩涡。
在皇宫里大量兴筑人工山,布置异花草和异石头。
这种微不足道的庭院园艺,原算不了什么,但帝王的无限权力和蔡京集团的苦心运用,不久就成为宋帝国建国百余年来最大的暴政。
官员们从全国各地,经由长江、黄河,把那些花异石,运到首都开封。
船舶相连,称为“花石纲”纲,结队而行的货物,在当时一批称为一纲。
无论什么人家,一根草或一块碎石头,都可能忽然间被率领着士兵的官员闯进来,加上标帜,指为“御前用物”命主人小心看护。
如果看护的程度不能使官员满意,那就犯了“大不敬”罪状,依法主犯处斩,全家贬窜。
运走的时候,则把房屋墙垣拆掉,恭恭敬敬地把御前用物抬出来。
于是“花石纲”成为最简单而有效的敲诈勒索的法宝。
——这使我们想到第四世纪石虎时代“犯兽”的怪事。
蔡京所以能得到权柄,由于宦官童贯的支持,童贯才是赵佶唯一始终宠信的助手。
赵佶曾派他当河湟战区(青海省东北部)总司令官,并代表皇帝出使四方,没有人能比他更炙手可热。
一一一一年,宋帝国循例派遣使节前往大定府(辽中京·内蒙古宁城)祝贺辽帝国第九任皇帝耶律延禧的生日,童贯担任副大使职务。
就在那一年的十月,童贯返抵辽帝国南疆重镇芦沟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一九三七年,日本帝国在中国的驻屯军,就在此向中国陆军发动攻击,引起八年之久的中日战争,最后日本失败投降)那一天,童贯下榻声沟桥招待所。
晚上,一个华裔的辽国人马植悄悄地进入童贯房间晋见。
马植曾担任过辽政府的中级官员,原籍燕京(北京)他希望他的故乡重回祖国,在这次晋见中,他向重贯提出收回燕云十六州的秘密计划。
——燕云十六州,当第十世纪割给辽帝国时,辽帝国大喜若狂,却不知道已吞下了定时炸弹。
这是一个除非流血便不可能解开的结,现在开始它连锁毁灭的第一环。
马植用的是纪元前三世纪范雎所发明的远交近攻政策,他告诉童贯:“辽帝国东北边陲,有一个女真部落,骁勇善战,对辽帝国的暴政,切齿痛恨,有随时叛变的可能,一旦叛变,辽政府绝没有力量控制。
我们如果派人从山东半岛出发,从海道跟女真缔结军事同盟,东西夹攻,燕云十六州垂手可得。
”这计划非常实际,童贯大为兴奋,就把马植秘密带回,介绍晋见赵佶。
赵佶跟他谈话之后,采纳他的意见。
于是立即着手实施。
以购买马匹的名义,陆续派遣使节(包括马植在内)从山东半岛,前往女真部落。
马植是一位典型的爱国英雄,他在异民族统冶下已历几个世代,而仍然热烈地怀念当初遗弃他的祖国。
可惜,远交近攻政策只有在强大的军事力量作后盾下,才能发挥功能。
马植高估了祖国的力量,腐败无能的宋政府辜负了他。
二金帝国掀起的风暴马植不仅是一位爱国英雄,更是一位具有远大眼光的政治家。
他的观察和见解,无一不高瞻远瞩。
女真民族,在第九世纪时,称(革末)(革曷)民族。
他们在黑龙江一带渔猎为生,以后不知道什么缘故,改称女真。
辽帝国长期的太平日子、宫廷的奢侈和专制政体必然有的毒素,使它的皇帝一代不如一代。
皇帝和高级官员出猎时,所需要的一种称为“海东青”的名鹰,只有鞑靼海峡才有出产。
搜捕海东青的钦差大臣,川流不息地穿过女真部落,往往过度贪暴,女真人的愤怒已远近皆知,可是钦差大臣并不在乎,贪暴如故,认为他们没有力量反抗。
上世纪(十一)一○九六年,女真诸部落间发生了阿疏事件。
身为完颜部落酋长的完颜盈哥,听到纥石烈部落酋长阿疏准备跟他对抗的消息,他就向纥石烈部落发动攻击,阿疏逃亡到首都临潢(内蒙古巴林左旗)向辽政府控诉完颜盈哥。
辽政府命完颜盈哥撤退,完颜盈哥羽毛还没有丰满,只好接受。
但进入本世纪(十二)之后,羽毛已经丰满,却以不把“逃犯”阿疏交出来,当作辽帝国最大的罪恶。
辽金两国间,十年血战,几乎每次战役都要出现阿疏的名字。
金帝国坚持只有把阿疏交出来,才可以和解,而辽帝国基于对藩属的责任和义务,每一次都加以拒绝。
看起来好像阿疏是一个和战兴亡的关键人物,金帝国对他有不共戴天的可怕仇恨。
可是等到辽帝国崩溃,金帝国把阿疏逮捕后,只不过打了几板,即行释放。
后来每有人请教阿疏姓名时,他都幽默的自我介绍:“我叫破辽鬼。
”这件史实使我们了解,“借口”这个名词的真实意义。
一一一三年,完颜盈哥的侄儿完颜阿骨打继位。
明年(一一一四)派人到首都临潢(内蒙古巴林左旗)向辽政府索取阿疏,辽政府不许。
完颜阿骨打遂以辽政府不交出来阿疏这件滔天大罪,祭告天地,起兵叛变。
完颜阿骨打所以急于采取行动,有他的理由。
辽皇帝耶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