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遇到了包拯,只能说是他们的悲哀了。
“是,主公。”
包拯还是跟机械一般的回应,他不懂得虚溜拍马皮,只知道闷头干实事。
这样的臣子,哪个皇帝都喜欢。
“公孙策,你为益州长史,你负责协助包拯。
除了查案之外,还要负担起考核官员的任务,有合适的就可以破格提拔,不管他的身份是什么。
办大事不拘小节,哪怕是流寇出身也一样。
英雄不问出处,只要能为民办事,那就什么问题都没有。”
“属下遵命。”
公孙策倒是多了一些礼节,跟包拯也是老搭档了。
这次来也是为了组合到一起。
一加一不一定是等于二,还可以等于三四五六七!
陆明随后看向了展昭,对方似乎变得黝黑了一些,“展昭,你依然是带着兵马保护两位先生,出了一点差错,我就为你是问!
有需要的时候,根据包拯的吩咐,便宜行事。
事情办好了,你无罪有功。
事情要是办不好,你有罪无功。”
“是,属下必定竭尽全力,保护两位大人安危。”
展昭也是斩钉截铁的说道,事情还是一样,只不过是换了一个地方。
陆明很满意的点点头,随后又交代了他们一些事情。
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看看有没有什么更合适的办法。
而包拯听后也是直言不讳,说出自己的见解。
这所谓的整治官吏,其实也是有学问的,学问还不小,抓大拿小,还是抓大放小,都是一门学问,要看情况做决定。
最终包拯的想法是去先走访一圈,看看情况怎么样,逐步的走一圈益州,了解个大概,再进行决定。
而这期间,一切的事务照旧,看看有哪个不长眼的跳出来,正好给他们一点教训。
陆明也不置可否,他习惯的是把事情交给手下去做。
至于手下的人要怎么做,他是不怎么去管的。
这次治理益州,陆明还没有想好让谁来。
自己培养的那些读书人,当一个小吏绰绰有余。
小吏是最关键的一环。
俗话说得好,阎王易躲,小鬼难缠。
这里的小鬼,指的就是小吏。
官场这样不小心得罪这些小吏的官员不是没有,瞿耐庵到兴国州走马上任。
因生性吝啬,不肯掏腰包向前任的帐房师爷赎买记录各式“孝敬”数目的明细账簿。
那师爷一气之下,干脆将账簿的数目都改了,譬如素来孝敬上司一百两银子的,改成一百洋元;应该孝敬一百元的,都改做五十元。
瞿耐庵稀里糊涂地按着伪造的账簿送礼,送一处得罪一处,送两处得罪两处,自己还不明白所以然,很快将上司与同僚都得罪遍了。
起初因为湖广总督湍大人是他干外公,他的干外父戴世昌的腰把子也挺得起,有些上司晓得他的来历,大众看在总督的份上,都不来同他计较。
不料湍大人后来调离湖北,关系网络半径变长,权力边际效用递减,戴世昌尚且失势,他这个拐了好几弯的干外孙婿自然无人担待了。
接任的湖广总督贾大人初到任,就有人来说他坏话,起先贾大人还看前任的面子,不肯拿他即时撤任,后来说他坏话的人多了,终于将瞿耐庵撤了职。
官场上的门子、门政、门丁等,他们只是官员的私人奴仆,但是却有无形的权力。
这样的人也不能得罪。
这便是阎王易躲,小鬼难缠的意思。